梅花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养肝要吃什么| 病毒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什么药补气血效果最好| nb什么意思| 慢性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集训是什么| 正骨挂什么科| 睡觉打嗝是什么原因| 单核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可喜可贺是什么意思| 雍是什么意思| z代表什么| dna由什么组成| 红豆和什么搭配最好| 一周不排便是什么原因| 大便颗粒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物制剂是什么| 汗蒸有什么好处和功效| 美味佳肴是什么意思| 马齿菜有什么功效| 子宫肥大是什么原因| 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土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王维是诗什么| 马为什么站着睡觉| 复印病历需要什么证件| 脚踩棉花感见于什么病| air是什么意思| blazer是什么意思啊| 骨头坏死是什么感觉| 芈怎么读什么意思| 艾灸后放屁多是什么原因| 收割是什么意思| 性张力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小毛虫| 塔罗牌愚者是什么意思| 眉心长痘是什么原因| 1969属什么| 四川酸菜是什么菜| 怀孕应该注意什么| 风波是什么意思| 春回大地是指什么生肖| 1958年属什么| 腹腔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 感冒挂什么科室| 肚子疼腹泻是什么原因| 京东plus是什么意思| 阴性阳性什么意思| 前列腺增大是什么原因| 天秤座属于什么星象| 棺材用什么木材做最好| 招财猫鱼吃什么| 梦见狗咬手是什么意思| 胸口隐隐作痛挂什么科| 坏是什么意思| 2.7是什么星座| 吃什么对眼睛近视好| 泉州有什么好吃的| 默然是什么意思| 殊胜的意思是什么| 酒精胶是粘什么的| 高碱性食物都有什么| 女生有美人尖代表什么| 糖尿病人早餐吃什么| 梦见狗咬手是什么意思| 反酸是什么感觉| 鸡毛信是什么意思| 一是什么动物| 为什么屁多是什么原因| 拉肚子吃什么菜| 流连忘返的返是什么意思| 脸霜什么牌子的好| 飞机杯是什么东西| 龙筋是什么| 怀孕什么时候打胎最合适| 牛肉和什么菜包饺子好吃| 内痔用什么药| 撒贝宁是什么族| jeans是什么品牌| 女孩叫锦什么好听| 什么蔬菜补血| 司马光和司马迁是什么关系| 丙类药一般是什么药| 虎毒不食子什么意思| 仰仗是什么意思| 海凉粉是什么做的| 藏红花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号外是什么意思| 看心脏挂什么科| 苹能组什么词| 7点至9点是什么时辰| 松果体囊肿是什么病| chocker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疏通血管最快| ar是什么意思| 敬请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得胆囊炎| 尿酸高不能吃什么蔬菜| 不动产是什么意思| 女人每天吃什么抗衰老| 水疱疹什么药最快能治好| 憔悴是什么意思| 散光看东西是什么样的| mrt是什么意思| 宽字五行属什么| 减肥期间可以吃什么水果| 东盟是什么意思| 过期橄榄油有什么用途| 包粽子用什么叶子| 体重突然下降是什么原因| 胃气虚吃什么中成药| 迪奥什么意思|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什么意思| 樱菜是什么菜| 室内传导延迟什么意思| 知柏地黄丸适合什么人吃| 属猴的是什么星座| 胃不好吃什么菜| 尿蛋白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偏高是什么意思| 3.7号是什么星座| 吃什么对胃好养胃的食物| 凌晨一点是什么时辰| ar技术是什么意思| 怀孕之后身体有什么变化|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什么| 女人什么时候绝经| 梦见自己准备结婚是什么意思| 胎儿肾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梦见自己被绑架了是什么意思| 补液是什么意思| 发烧吃什么水果好| 等闲之辈是什么意思| lala是什么意思| 正因数是什么| 打火机的气体是什么| 迪士尼狗狗叫什么名字| tea是什么意思| 纺织厂是做什么的| 食管反流吃什么药最好| 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cot是什么| 什么叫全科医生| 不出汗是什么病| 重庆东站什么时候通车| 小孩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缸垫呲了什么症状| 造化是什么意思| 五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 香蕉是什么季节的| 吃什么英语怎么说| 梦见在河里抓鱼是什么征兆| 小孩什么时候换牙| 臭虫的天敌是什么| 舒坦是什么意思|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 朋友妻不可欺是什么意思| 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鬼一般找什么人压床| 干眼症有什么症状| 推特是什么意思| 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吃什么药| 大乌叶是什么茶| 辣木籽有什么功效| 足底筋膜炎吃什么药| 轻度强化是什么意思| 甲状腺查什么| 出家当和尚有什么要求| 梦到大牙掉了一颗是什么意思| 加仓是什么意思| 痱子是什么| 瓤是什么意思| 塔罗牌逆位是什么意思| 肾精亏虚是什么意思| 回复1是什么意思| 年底是什么时候| 吃虾不能吃什么水果| 成功是什么| 我国的国花是什么花| dtc什么意思| 巅峰是什么意思| pp材质是什么| 七月一号什么星座| 道和集团是干什么的| 穆萨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前列腺钙化| 一月八号是什么星座| 什么样的手相最有福气| 吃什么食物养肝护肝| 舌头肿了是什么原因| 利益最大化是什么意思| 精液偏黄是什么原因| 总是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 sch是什么意思| 淋巴结发炎吃什么药| 梦见着大火了是什么征兆| 第一磨牙什么时候换| 惊弓之鸟是什么故事| 雁过拔毛是什么意思| 不排卵是什么原因造成| 肚子大什么原因| 农历六月十三是什么星座| 降血脂吃什么药效果好| 走青是什么意思| 夜明珠代表什么生肖| 肉桂是什么味道| 壬水是什么水| 玉米须有什么作用| 97年什么命| pc是什么意思| 养尊处优的意思是什么| syp是什么意思| 消化酶是什么| 毒龙是什么意思| 氯气是什么颜色|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意思| 注是什么意思| 定性是什么意思| 胡人是什么民族| 镁低了是什么原因| 疥疮是什么| 80年属猴的是什么命| 低密度脂蛋白高有什么症状| hpv不能吃什么食物| 血糖高能吃什么水果| 高抬贵手是什么意思| 做梦吃鱼是什么意思| 发财树为什么叫发财树| 6月18日什么星座| 血管瘤挂什么科比较好| 生肖本命带红花是什么生肖| 婴儿出汗多什么原因| 吃海鲜不能吃什么| 什么叫闰年| 白细胞减少吃什么药| 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 领结婚证需要什么| 山东登州府现在叫什么| 1997年的牛是什么命| 吴亦凡演过什么电影| 花木兰是什么朝代| 男人小便刺痛吃什么药| 甲钴胺有什么副作用| 枸杞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先兆性流产是什么症状| 右手大拇指抖动是什么原因| 化石是什么| neo什么意思| 祸从口出什么意思| 舌头痛吃什么药好| 胰腺炎是什么病| glu是什么意思| 丙五行属什么| 锅贴是什么| 毛重是什么| md是什么职位| hpv59高危阳性是什么意思| 幼字五行属什么| 塔罗牌能算什么| 2003年属羊是什么命| 微波炉里不能放什么| 什么叫八字| 百度
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盛悦菲

长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490524070002...>>

20日
短线
17.24%
(第169名)
60日
中线
24.14%
(第341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齐鲁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6.22 -- -- 6.19 -0.48% -- 6.19 -0.48% -- 详细
事件描述齐鲁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5.8%(一季度增速4.7%,二季度增速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6.48%(一季度增速16.4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17.1%。上半年不良率环比下降8BP至1.09%,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19pct至343%。 事件评论经营业绩稳步向好,预计继续保持上市银行前二。上半年营收环比增速提升,主要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6%(Q1增速7.9%,Q2增速高达19.1%)。利息净收入二季度实现双位数高增长预计核心源于净息差企稳回升+信贷扩表提速。上半年投资收益等非利息净收入同比-11.3%,二季度债市有所回暖,负增长主要去年同期基数高。 存款成本加速改善,预计息差企稳回升。齐鲁银行负债端存款成本率长期低于同业,而存款占比在可比同业中较高。资产收益率预计继续保持行业性下行,新发贷款收益率下降,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下降12BP,预计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缓解息差下行压力。 异地分支机构保持扩张,支撑信贷高增速扩表。上半年贷款较期初增长10.2%,单季环比增速3.8%,预计仍以对公为主要投向。山东经济大省挑大梁,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速9.2%,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投融资增速保持领先。齐鲁银行是当前稀缺的仍在扩张异地分支机构的优质城商行,近年来分支机构加速扩张释放贷款增量,去年新开了菏泽、淄博两家分行,省内市占率提升空间显著,预计中期维度内信贷规模将维持高增速,推动资产规模扩表。上半年末存款较期初增长8.9%,Q2环比增长3.5%。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主要指标连续七年优化。齐鲁银行上半年不良率较年初已累计下降10BP;关注率环比下降7BP至0.96%,较年初累计下降11BP;拨备覆盖率较年初累计大幅提升21pct,连续创新高。资产质量全面改善是近年来盈利能力上行的核心驱动力,考虑目前对公信贷投向以国企为主,零售信贷占比低,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仅1%,且随宏观经济企稳复苏,零售风险有所改善,因此我们预估今年不良净生成率将进一步降低。 齐鲁转债加速消化,估值有望逐步得到修复。近期可转债触发强赎后,目前余额已消化至17亿,转股后资本实力将非常雄厚。2025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测算2025年末将高达12%,为下一轮三年规划奠定高速扩表的基础。对于转股对股息率摊薄的影响,考虑银行通常会维持DPS不下降,我们以齐鲁银行2024年度DPS(0.27元)进行测算,对应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为4.30%,分红比例小幅提升至29.8%,且中期维度股息率也将跟随利润增长有所提升。 投资建议:齐鲁银行长期成长空间清晰、业绩保持强势、资产质量全面向好。近期小股东重庆华宇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预计对股价影响有限。二季度以来受可转债转股影响压制,股价表现明显滞涨。目前估值仅0.77x2025PB、6.9x2025PE,消化转股后看好估值高弹性修复,长期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28.83 -- -- 29.63 2.77% -- 29.63 2.77% -- 详细
事件描述宁波银行发布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 7.9%(一季度同比增速 5.6%,二季度单季增速 10.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8.2%(一季度同比增速 5.8%,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速 10.8%)。上半年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 0.76%,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 4pct 至 374%。 事件评论 业绩增速超预期,单季增速均上双位数。 二季度营收增速上行,预计利息净收入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速(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速 11.6%),源于贷款高速扩表+预计净息差相对稳定。 预计二季度非利息收入增速改善,一方面投资等其他非息收入受益债市企稳回暖,估算二季度末净资产其他综合收益余额环比增加 25亿,另一方面预计中收受益资本市场回暖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税前利润总额增速,去年所得税费用支出基数高,预计今年所得税费率同比下降释放盈利,审慎计提减值损失,并未通过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利润。 存贷强劲增长,增速预计保持领先。上半年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 11.0%,其中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 13.4%,单季环比增长 2.0%,近年来连续保持行业领先的扩表速度。预计对公政府类贷款是今年主要投向,一季度一般对公贷款已较期初强劲增长 17.1%。一季度零售贷款规模已较期初小幅收缩,预计需求仍然偏弱,且去年以来行业零售风险抬升,预计对经营贷、消费贷等领域风控有所收紧。上半年末存款较期初增长 13.1%, Q2受季节性影响规模环比-4.9%,宁波银行长期深耕对公结算、代发业务,积淀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 净息差预计保持韧性,负债成本预计继续改善。去年以来净息差绝对水平以及相对降幅持续优于同业, 2024全年净息差降幅仅 2BP,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 1.80%,较 2024全年下降 6BP,预计资产收益率仍在继续下行,一方面新发放贷款收益率仍在下行,另一方面预计受高利率的零售贷款占比持续降低影响。存款及负债成本预计加速改善,估算今年一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较 2024全年已经下降超 20BP,预计二季度进一步降低。依靠结算、代发业务的长期积淀,低负债成本优势清晰,预计未来存款成本继续下降,巩固息差优势。 资产质量指标出现拐点信号,预计零售风险压力改善。上半年末不良率保持低位稳定,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 4pct 至 374%,自 2022年一季度起连续 13个季度下降以来首次回升,资产质量指标绝对水平保持行业领先。去年受行业零售风险抬升影响不良净生成率上行,预计今年二季度不良净生成率企稳,推断零售风险指标开始改善。今年以来信贷资源全面投向对公领域,零售风控预计收紧,也有利于中期维度资产质量改善。 投资建议:顺周期预期升温,估值存在修复空间。宁波银行作为典型的顺周期品种,2023年以来股价涨幅大幅落后同业,目前估值 0.79x2025PB,静态 PB( LF)估值在 2012年来的历史分位仅 11%。近期宏观政策预期升温、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回升,且自身基本面维度业绩超预期、零售资产质量出现改善信号,估值存在向上修复空间。从 2024年 9月末行情复盘来看,依然是顺周期逻辑下弹性突出标的。同时随着近期资本市场强势回暖,我们认为财富管理相关业务的弹性也值得重视,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北京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6.60 -- -- 6.67 1.06% -- 6.67 1.06% -- 详细
布局广泛的城商行龙头,近年向长三角等发达区域集中北京银行是全国广泛布局的城商行龙头,2024年末在全国12个省及直辖市、中国香港、荷兰阿姆斯特丹设有628家分支机构。近年来已经持续优化精简机构数量,提高运行效率。信贷区域结构向长三角等核心地区集中,2023年提出“在长三角再造一个北京银行”,2021~2024年上海、浙江、江苏地区贷款复合增速达到17%,明显高于全行增速,2024年浙江地区贷款大幅增长25%,成为增量、存量占比最高的异地区域。 2022年存量风险逐步出清后对公贷款重新发力拉动信贷增长,加大对新兴制造业、科创、绿色金融等领域支持力度,对公信贷占比回升。存量信贷结构均衡,相比典型城商行,政府类/基建类相关行业占比不高,主要北京地区城投平台类业务较少。科创金融服务能力出色,凭借北京区位优势,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目前已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客户超2万户,相关领域贷款快速增长。零售短期受需求影响降速,中长期零售转型预计仍是主要方向。 资负结构稳定低波,息差稳定性更高,存款成本优势突出资产结构更接近股份行,受益于全国性布局,北京银行贷款占比高于城商行,而金融投资占比明显低于城商行同业,负债结构则与城商行同业相近。资产负债结构决定了净息差波动小于同业。净息差绝对值并不高,2024全年为1.47%,但过去十年稳定性明显更优,主要资产端贷款占比高,因此资产收益率受金融投资收益波动影响更小,同时贷款收益率绝对水平较低+房贷占比低于大行,本轮降息周期贷款收益率降幅小于同业。 存款优势在城商行中突出,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在财政、社保、医疗等机构业务领域的优势积累,对公沉淀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存款成本率长期低于同业,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仅1.85%。 由于负债端存款占比较高,因此付息率比较稳定,在利率上行的阶段负债成本压力也相对可控。 2024年以来存款成本加速改善,预计未来改善的趋势将持续,2025年起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 存量对公风险化解,拨备夯实,关注零售风险改善节奏历史上受个别大额对公风险影响,不良率曾明显上行,近年来随着存量风险出清,不良率持续回落,2025年一季度末不良率降至1.30%,较2020年高点累计下降27BP。近年来不良净生成率总体稳定,目前处于行业中游水平,2024全年的不良净生成率1.00%,回升主要反映行业共性的零售贷款风险波动,但零售贷款总体占比较低,预计影响相对可控。2018~2020年加大减值计提力度消化存量风险,2021~2023年资产质量指标改善、信用成本下降。考虑目前拨备覆盖率水平不算高,预计短期内需要保持一定的信用成本率,夯实风险抵补能力。重点领域中,房地产存量风险持续处置消化,同时对新增项目严格审慎管理,目前不良生成峰值已过。 投资建议:盈利稳定的红利型资产,低估值存在修复空间基本面维度,随着存量风险出清,预计资产质量趋势改善;资负结构稳定低波保障息差相对稳定,随着存款成本持续改善,净息差下行压力预计收敛。近年分红比例维持30%水平,预计未来保持稳定,2025年预期股息率4.7%,具备吸引力。2025年PB估值仅0.50x,在银行股整体估值中枢系统性抬升背景下,作为龙头大型城商行,估值明显被低估,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信贷扩张不及预期;2、资产质量明显波动;3、息差持续大幅下降;4、盈利假设不及预期。
南京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11.84 -- -- 11.93 0.76% -- 11.93 0.76% -- 详细
市占率提升周期:管理层以改革激发活力,前期网点扩张产能释放谢宁董事长带领南京银行新一届管理团队,通过全行讨论、深化改革、优化管理等方式,推动经营效率全面提升。经过 2023年战略锚定、 2024~2025年改革攻坚, 2026年将进入新一轮五年规划周期。近三年已完成一轮大规模网点扩张, 2024年末共有 290家分支机构,同时启动“客户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随着新设网点产能释放,我们看好市占率加速提升。 本轮经济周期以政府加杠杆为核心特征,我们认为中期维度内广义政府类对公业务是优质的压舱石资产。目前江苏省在经济大省挑大梁背景下,投融资增速领先全国, 5月末全省信贷同比增速接近 10%。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对南京银行营收可持续增长形成支撑,同时保障区域内城投、企业、个人客户的资产质量平稳。作为老牌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的银政合作基础雄厚,目前基建类相关行业的对公贷款合计占比上升至 42%,信贷结构在当前环境中受益。 付息率下行周期:资负结构在低利率环境有优势,存款成本加速下行南京银行与城商行同业相似,资产端的金融投资占比高(41%),其中 TPL 占比在上市银行中最高(16%),对于金融市场利率中枢波动更敏感,历史上投资收益弹性大。在快速降息周期,通过债券交易对冲净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下滑的影响, 2023年已经度过净息差压力最大阶段(资产端收益率持续下行、同业负债成本上升), 2024年下半年以来净息差企稳。当前利率中枢低位震荡的环境下,预计投资收益的波动率将收敛(2025Q1已明显压降 TPL 占比,向OCI 摆布),同时随着存款成本下降、净息差企稳,利息净收入将拉动营收稳定增长。 存款付息率下行是净息差企稳的核心。长期以来定期存款占比在上市银行中最高(78%),存款成本率高于同业(2024年 2.34%,另五家头部城商行均值 1.97%)。当前时点展望,存款成本压降空间比同业更大,预计 2025~2026年将迎来定期存款集中到期高峰,推动付息率加速下降。同时资产端以政府类业务为主体,目前国企、城投的融资利率具备韧性和优势。 费用率改善周期:成本收入比预计逐年下降,对 ROE 稳定形成支撑2019~2023年成本收入比连续上升至 30.5%,在可比城商行中偏高, 2024年营收高增长情况下降低至 28.1%。我们预计随着前期机构扩张到位,同时 2024年启动“三年财务精细化管理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成本收入比有望每年降低 1-2pct,推动 ROE 抬升。 资产质量方面, 2024年以来对公贷款存量历史包袱已经基本出清,新增政府类业务资产质量稳定,房地产基本不涉及大型民营房企。零售贷款风险波动与同业类似,导致 2024年不良净生成率上升。预计今年不良净生成率将在对公业务支撑下企稳,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维持300%以上较高水平。明年关注零售资产质量改善,不良净生成率有望确立拐点。 投资建议: ROE、分红、盈利增速稳定,红利价值被低估南京银行迈入市占率提升+付息率下行+费用率改善三大周期。我们预计中期维度内 ROE 及业绩增速将保持上市银行前列,分红比例维持 30%以上高水平。近期已经完成 200亿元可转债转股补充资本(7月 18日摘牌),基于 7月 18日收盘价,对应 2025年 PB 估值仅 0.81x、摊薄后股息率 4.5%,在 A 股上市银行中领先,重点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明显波动; 3、息差持续大幅下降; 4、盈利假设不及预期。
杭州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16.43 -- -- 17.12 4.20% -- 17.12 4.20% -- 详细
事件描述7月 15日公告,中国人寿拟在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 5079万股股份,对应总股本比例 0.70%。 事件评论 中国人寿本次减持比例较低, 预计对股价影响有限。 中国人寿 2009年以来长期持有杭州银行,所持股份为 IPO 前股份,累计回报丰厚。减持主要基于自身经营管理及资产配置需要, 2024年 8月已公告过相关减持规划,当时计划减持不超过 1.86%股份, 2024年11月公告减持结果,通过集中竞价减持 1%股份,对应金额 7.7亿元。本次减持股份,是上次减持未完成的剩余部分(期间杭州银行可转债转股造成股本扩大,导致比例被稀释)。 本次减持规模占比低,基于 2025年 7月 15日收盘价估算市值约 8.6亿元,预计本次减持对股价影响有限。此外,我们认为减持并不代表中国人寿及保险资本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策略转变, 资产荒背景下, 保险资本依然将大力配置银行等低估值、 稳定收益类资产, 从上市银行公开信息来看, 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股份行、 优质城商行均重点增配。 杭州银行已经出清可转债转股影响, 估值迎来新一轮修复。 5月 26日杭州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完成转股后 7月 7日摘牌,转股比例 99.96%。转股期间,杭州银行股价并未明显调整,持续上涨创新高,反映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目前转股影响已经出清,估值将迎来新一轮修复机会。转股短期将摊薄 ROE,基于盈利预测,测算 2025年 ROE将被摊薄至 15.6%,但绝对水平依然在同业中领先。转股将有效补充资本,静态测算对应提升 2025年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0.7pct 至 9.8%,有效支持中长期规模扩张。 银行股的资产质量冠军、利润增速龙头,长期竞争优势突出。长期分享经济发达区域红利,中长期维度的成长逻辑清晰。当前我国经济大省挑大梁,浙江 5月末全省基建投资增速达到 14.2%(连续两年高增长), 5月末全省贷款同比增速 8.6%,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 杭州市人口持续净流入、房地产市场稳定、科技产业竞争优势领先。预计杭州银行中期维度保持 10%~15%信贷增速,目前在杭州/浙江省内异地市占率仅 5.5%/2.0%,具备长期提升空间。基本面指标优异,利润增速持续领跑行业。一季度负债成本加速改善带动净息差企稳、利息净收入增速上行,全年维度预计负债成本将进一步下行。长期坚持“不以风险换发展”的稳健经营理念,一季度末不良率稳定于 0.76%,拨备覆盖率 530%保持行业第一。非信贷减值准备充裕, 2024年末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119亿,支撑盈利增长。 投资建议: 高 ROE 优势持续, 坚定看好价值重估。 杭州银行经营长期稳健,利润持续高增长,市场目前关注转股后业绩表现。我们预计转股后业绩增速保持平稳,净息差压力改善、资产质量稳定、 ROE 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可转债转股后考虑上市银行普遍重视每股分红,判断 2025年度可能通过适度提升分红比例,维持 DPS 至少同比持平于 0.65元,中期维度通过高 ROE 和利润增长支撑股息率上行。 5月以来在机构加仓逻辑推动下,优质城商行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ROE 将是未来银行股定价核心。目前杭州银行 2025年PB 估值 0.91x、 PE 估值 6.5x,长期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苏州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9.37 -- -- 9.39 0.21%
9.39 0.21% -- 详细
事件描述6月 30日公告,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近期增持苏州银行股份后,与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有苏州银行 15.00%股份,苏州银行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苏州市财政局。同时计划自 7月 1日起未来 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 4亿元,且在增持计划完成后 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事件评论 国发集团近年来连续多轮大举增持苏州银行。苏州银行此前于 2025年 1月 8日公告,大股东国发集团增持计划未来 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 3亿元, 6月 26日公告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1月 14日至 6月 26日累计增持 8.56亿元,实际金额远超增持计划下限。 6月 27日进一步增持 1211万股,增持后国发集团及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股比例提升至15.00%。下一步将继续增持不低于 4亿元,反映国资大股东对苏州银行投资价值的坚定看好,以及国有资本对优质金融股权的深度布局。 2023年以来国发集团已经多轮增持苏州银行股份, 2023年 6月~2025年 1月 7日累计增持 5%股份(期间苏州银行因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本扩大,因此国发集团持股比例被稀释)。此前苏州银行没有实际控制人,第 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比较低,本轮增持后国发集团通过管理苏州银行的董事会成员, 形成实际控制。我们认为这对于苏州银行的长期战略方向并无影响,但与地方政府更加紧密的股权关系可能在地方金融及产业资源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小而美的优质城商行, 长期经营稳健, 具备成长空间。 苏州银行基本面长期稳健,近年来依靠对公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 8.9%,同比多增,预计全年维度信贷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我们认为苏州银行核心优势在于具备资产规模成长空间,目前国内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背景下,尤其两轮化债政策以来,优质区域头部城商行的存地贷款市占率加速提升,城商行正在持续切分银行业市场份额。目前苏州银行资产规模仅 7272亿元,正在稳步向万亿资产规模迈进,成长空间和增速弹性优于规模更大的头部城商行。净息差较低主要由于此前贷款利率快速下降,今年一季度净息差降幅收敛,源于存款成本加速改善,如果后续净息差降幅继续收敛,同时叠加利息净收入基数走低,预计全年维度随着利息净收入增速将逐步上行,拉动营收。长期坚守低风险偏好,资产质量长期优异,不良率稳定在低水平,拨备充裕、风险抵补能力雄厚。去年以来不良净生成率上行主要反映零售风险压力,今年一季度不良净生成率上行至 0.84%,但绝对水平在可比同业中仍相对优异,但去年经营贷规模明显收缩,预计风控收紧。 投资建议: 股东持续增持彰显信心, 低估值配置价值突出。 国资大股东持续大额增持,明确看好长期价值。基本面长期稳健,政府类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存款成本加速改善推缓解净息差压力,风险偏好保守审慎,资产质量指标长期优异, 2024年全年分红比例同比提升 1.4pct 至 32.5%(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推动 DPS 同比提升,今年一季度可转债完成转股补充资本,支持信贷投放、保障未来分红稳定。目前 2025年 PB 估值 0.83x、PE 估值 8.2x,预期股息率 4.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50 -- -- 7.74 3.20%
7.74 3.20% -- 详细
事件描述 6月13日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 配方案、吸收合并江苏如东融兴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设立苏州科技支行。 事件评论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提升股东回报, 体现分红意愿和能力。 中小农商行分红受到监管约束,通常在数年内采用定额分红方式。因此常熟银行利润持续高增长,但 2022~2024年 DPS保持 0.25元不变,对应分红比例下降至 19.77%。由于公司长期以来重视股东回报,且 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 10.8%,分红能力突出,因此 2024、2025年主动采用每年转增 10%股本的方式,增加分红金额。今年首次启动中期分红,目前小型农商行只有紫金银行 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进一步展现友好的分红意愿。我们预计 2025年度合计DPS 将有所提升,假设提升至 0.28元/0.30元,则对应股息率分别达到 3.8%/4.0%,基于盈利预测,年度分红比例对应提升至 22%/24%(不考虑可转债潜在摊薄影响)。 吸收合并村镇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分支机构扩张再提速。1)如东融兴村镇银行位于南通市如东县,此前由哈尔滨银行发起成立,持股比例 80%。此次吸收合并后,如东融兴村镇银行将成为常熟银行在当地的支行网点,此前常熟银行在如东已有支行,此次收购相当于在已覆盖地区扩张机构。 2)在苏州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相当于直接新增设立异地特色支行(此前监管普遍限制中小银行的异地扩张),再次实现扩张分支机构的路径突破。 常熟银行在 2024年报中重点介绍“常银微创投”科技金融战略,以“首创首贷首投”为鲜明特色,引入首投资金,重点服务初早期科创企业及创新创业人才。 2024年四季度以来常熟银行加速推进异地分支机构扩张,形成清晰的二次成长曲线。从目前公告案例归纳,扩张路径包括: 收购后“ 村改支” 在已覆盖地区扩张机构( 江苏镇江和如东)、 收购后“ 村改支” 新增覆盖地级市和县( 江苏南京和江苏宝应)、 直接将旗下村镇银行“ 村改支” 实现全资持股( 江苏宿迁)、 直接获批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 江苏苏州)。目前国内中小银行异地开设分支机构依然受到监管约束,但在村镇银行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常熟银行凭借受到监管充分认可的小微金融特色,迎来异地扩张的历史性机遇。 中长期维度打破中小银行的区域发展瓶颈,创造可持续的规模成长空间。 基本面维持同业领先的业绩增速, 关注不良生成率改善。 1)信贷规模维度,目前宏观环境下小微融资需求整体依然偏弱,且常熟银行坚持风险定价,不参与非理性“价格战”竞争,因此 2024年以来信贷增速有所放缓,预计 2025年将维持 8%左右稳健信贷增速。 2)净息差绝对值大幅领先行业,虽然下行趋势尚未扭转,但 2024年以来存款成本率加速改善,本身定期存款占比高,未来受益弹性大。 3)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长期领先同业,考虑小微贷款期限短,且公司加大处置力度,预计 2025年不良净生成率将同比改善。 投资建议: 常熟银行拥有清晰的业务特色和二次成长曲线,目前估值 0.77x2025PB,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长期价值被低估。本次启动中期分红超预期,考虑当前市场对于 ROE及长期竞争优势突出的银行股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青岛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19 -- -- 5.29 1.93%
5.29 1.93% -- 详细
事件描述6月11日,青岛银行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青岛国信集团增持计划议案,国信集团拟通过其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增持后国信集团合计持有青岛银行股份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 事件评论国资股东大举增持释放强烈信号,推动价值重估。青岛国信集团是青岛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青岛国信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14.99%(其中A股11.25%),为青岛银行第三大股东。本次增持幅度较大,体现青岛国资委对青岛银行长期经营发展和投资价值的充分认可。由于监管要求中小银行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20%,此次增持如果按照上限完成,青岛国信集团将上升为第一大股东。 青岛银行靓丽业绩的背后是长期卓越的治理机制。长期以来青岛银行以卓越的市场化治理机制为特色,股东层面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海尔集团、青岛国信集团三大主要股东形成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清晰。国信集团作为地方国资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与城商行同业相比并不高,并且不直接干预经营管理。目前青岛银行9名非独立董事中,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海尔集团均派驻两名,青岛国信集团仅派驻一名,董事长及高管团队合计占据四名董事会席位,并且高管的选拔长期遵循市场化、专业化原则。 国资委支持长期发展,预计未来青岛本地+异地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当前宏观环境下,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发展导向对于优质城商行带来发展机遇,发达经济区域的头部城商行凭借自身的区域资源优势,信贷规模保持较高速扩张,资产端的市场份额加速提升。青岛银行近年来省内异地贷款保持高增速,目前分支机构已完成对山东全省16个地级市的全覆盖,预计未来异地贷款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青岛国资此次增持释放信号,预计未来国资委对青岛银行的资源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青岛银行在青岛本地的贷款市占率稳中有升,2024年末达到5.5%,未来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2023年以来新三年战略规划开启质效提升周期。2022年以来履新的新一届管理层制定新三年规划(2023~2025),不主张盲目扩张资产规模,而是追求效益优先,更符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高质量发展导向。新战略规划推动下,质效提升逻辑持续验证,银行业总体业绩增速普遍下行的环境下,青岛银行保持超预期的高增长。2023年以来净息差韧性显著优于同业,资产端定价能力突出,同时负债成本率加速改善。资产质量2020年以来全面出清历史包袱,各项指标处于持续改善通道,2024年不良净生成率已经降至0.52%,处于同业优秀水平,资产质量改善带动信用成本稳步回落,推动盈利加速释放。 投资建议:国资股东增持看好长期发展,质效提升驱动价值重估。2024年以来经营业绩持续超预期,今年截至6月11日股价累计涨幅位居A股、H股银行板块第一,基本面推动价值重估,预计全年业绩增速继续保持同业领先。目前A股2025年预期PB估值为0.73x、H股仅0.55x,仍存在显著修复空间,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24.25 -- -- 27.50 9.74%
29.63 22.19% -- 详细
事件描述 宁波银行 2025Q1营收增速 5.6%,归母净利润增速 5.8%,利息净收入增速 11.6%。 2025Q1末不良率环比稳定于 0.76%,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19pct 至 371%。 事件评论 业绩: 盈利能力稳健, 利息收入保持高增速。 20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1.6%,保持高增速核心在于扩表强劲+息差降幅可控,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5.8%,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增速-1.3%。 Q1归母净利润降速主要源于信用成本同比上升,而所得税费用支出同比减少以及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产生正向贡献,因此 PPOP 同比增速达到 9.7%。 规模: 存贷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 扩表增速保持同业领先。 2025Q1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8.7%,贷款较期初增长 11.1%,增量 1641亿同比多增 547亿,预计增速领先同业。其中对公、票据增长 17.1%、 29.7%,预计制造业、政府类贷款仍将是重点投向领域。 Q1零售贷款规模较期初下降 0.9%,预计消费贷、经营贷需求仍然偏弱,且去年以来行业风险抬升,主动收紧风控。Q1末存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8.9%,其中对公存款大幅增长21.7%,依托结算、代发领域的长期优势积累低成本存款,保障低存款成本的长期优势。 息差: 绝对水平优势明显, 负债成本加速下行。 2025Q1净息差 1.80%,较 2024全年下降 6BP,资产收益率继续下行,测算 20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较 2024全年下降 31BP 至3.66%,预计贷款收益率继续下行,除重定价影响外,也受到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下降影响。负债端成本加速下行,测算 2025Q1计息负债成本率较 2024全年下降 22BP 至1.84%。 预计 2025年存款成本将继续下行,缓释息差下行的压力。 非息: 中收压力改善, 预计前期降费影响因素逐步消退。 Q1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5.8%,其中中收同比下滑 1.3%,降幅明显收敛,预计前期财富管理业务降费等影响因素逐步消退。投资收益等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 7.2%,主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受债市波动影响出现亏损,投资收益、汇兑损益收入同比增加,去年以来投资收益释放保持审慎,未明显释放投资收益拉动营收, 2025Q1末净资产 OCI 余额较年初收缩 56亿,降至 100亿。 资产质量: 不良率继续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 关注零售风险变化。 Q1末不良率环比保持稳定,风险指标稳定源于分母端高速扩张,拨备覆盖率去年以来受到不良生成率上升影响持续下行。测算 2025Q1年化不良净生成率 1.14%,较 2024全年下降,但环比 Q4单季度小幅回升 6BP,预计零售不良仍有波动,但判断大方向逐步回落。随着持续核销+零售风控收紧,预计下半年不良生成率有望企稳回落,今年关注零售风险改善进度。 投资建议:利息净收入高增,关注零售风险改善预期。 信贷投放强劲带动利息净收入保持高增长,息差具备相对优势,存款成本持续下降,中收压力改善。目前估值 0.70x2025PB,在城商行同业中已经不存在明显溢价,对零售风险波动的反应比较充分,未来如果零售资产质量改善,或经济复苏预期升温,估值具备向上修复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净息差继续收窄; 2、资产质量波动,不良率明显上升。
青岛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4.56 -- -- 5.28 12.34%
5.29 16.01% -- 详细
事件描述青岛银行 2025Q1营收增速 9.7%,归母净利润增速 16.4%,利息净收入增速 12.0%。2025Q1末不良率环比下降 1BP 至 1.13%,拨备覆盖率较期初进一步提升 10pct 至 251%。 事件评论 业绩:盈利增速显著超预期,利息净收入加速上行。2025Q1营收增速预计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利息净收入增速 12.0%,核心源于 Q1息差的强势回升。非利息收入在一季度债市调整的不利影响下,依然同比增长 5.6%,且其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合计增长 19.3%,预计择机止盈锁定收益, 2025Q1末 OCI 余额环比减少 2.8亿至 24.3亿。净利润方面,成本收入比和所得税率同比下降是实现高增长的关键,信用减值保持充分计提,青岛银行自 2023年以来进入质效提升的盈利持续改善周期,第三年再次录得开门红。 规模: 存贷同比多增, 扩表控险两手抓。 Q1末资产较期初增长 3.4%,且资产和负债两端注重结构的优化,提升高收益资产和低成本负债占比。贷款较期初增长 5.4%,对公(含票据)、零售分别较期初增长 6.6%、 1.6%,预计对公贷款将持续发力绿色金融、蓝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零售贷款上,去年以来公司对消费贷等零售产品规模进行了管控,预计今年信贷增长仍将以对公业务为主。 Q1存款较期初增长 3.9%,同比多增。 息差:Q1逆势回升,负债成本改善缓释息差压力。一季度净息差再度超预期,较 2024全年强势上升 4BP 至 1.77%,2023年以来净息差走势持续显著强于可比同业,反映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的效果显现。近年来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2024全年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14BP 至 2.18%,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 15BP,估算一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较 2024全年显著下降约 20BP,超过资产收益率降幅。预计 Q1存款及同业负债成本率均加速改善,体现在利息支出金额同比降低、推动利息净收入加速增长,全年维度改善趋势可持续。 资产质量: 各项指标表现良好, 处于持续改善周期。 Q1不良继续下行,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达到上市以来新高,关注类占比环比-8BP 至 0.48%,各项指标全面向好。 2024年不良净生成率已经下行至 0.52%,达到上市以来新低,且绝对值位居行业优异水平。从结构上看,虽然行业整体零售风险存在波动,但青岛银行零售贷款占比低、影响有限,且去年以来公司加强主动管控,预计整体风险可控。对公贷款预计资产质量全面稳定,主要由于房地产对公贷款去年已经前瞻充分暴露潜在不良,预计客户以区域房企为主,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我们判断今年全行资产质量总体仍将延续持续改善的趋势。 投资建议:质效提升逻辑加速印证,盈利预计保持高增速。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于青岛银行“质效持续提升”的逻辑认知及估值反映尚不充分,业绩高增速背后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风险持续改善、客群规模积累等因素将推动公司持续保持优异的 ROE,预计全年维度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速。目前 A 股 2025年 PB 估值仅 0.64x,相比其他优质城商行明显被低估,且不存在可转债压制或摊薄影响。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杭州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14.63 -- -- 16.92 13.79%
17.56 20.03% -- 详细
事件描述杭州银行 2025Q1营收同比增速 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17.3%,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6.8%。 2025Q1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 0.76%,拨备覆盖率环比-11pct 至 530%。 事件评论 业绩: 利息高增拉动营收, 浮盈兑现支撑盈利。 2025Q1利息净收入加速增长 6.8%,增速加快主要源于 Q1净息差企稳及扩表强劲。Q1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 5.4%,一方面去年非息收入高基数,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到一季度债市波动的影响,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下滑 18.0%, Q1末 OCI 余额环比下降 19亿至 37亿元,预计兑现部分浮盈释放盈利。 但中收同比增长 22.2%,预计源于财富代销降费影响出清及理财规模持续增长。得益于公司资产质量长期保持优异,信用减值金额同比下降 57%至 6.8亿,信用成本同比降低,推动盈利加速释放, Q1净利润继续保持 17.3%的高增速。 规模: 存贷增长强劲, 预计全年信贷继续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速。 2025Q1总资产较期初增长 5.2%,贷款较期初增长 6.2%。贷款结构上,对公(含贴现)较期初增长 9.7%,在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背景下,发达区域基础建设需求仍然旺盛,支撑对公贷款规模稳健增长。 零售贷款规模较期初小幅下滑 1.3%,预计受消费贷、经营贷需求下降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杭州楼市回暖,房贷提速,预计今年全年房贷延续回暖态势。 2025Q1存款较期初增长 6.0%,其中对公增速 6.6%,零售增速 6.5%, Q1末活期占比 41%,环比回升 1pct。 息差: 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有效缓释息差下行压力。 预计 2025Q1息差企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回升。 2024全年净息差 1.41%, Q4以来净息差企稳,推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持续回升,核心源于负债成本加速下行,同时由于年初以来贷款尚未降息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预计放缓。 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 15BP,预计 Q1存款成本保持改善趋势,全年维度看,预计负债成本将持续加速下行,即使年内贷款降息,预计也可对冲部分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影响,利息净收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资产质量: 长期保持优异, 风险抵补能力雄厚。 Q1末不良率稳定于 0.76%,关注率环比-1BP 至 0.54%,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回落 11pct 至 530%,绝对水平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各项指标保持优异。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 0.80%,同比上行,主要反映零售风险波动,但不良净生成率绝对水平仍保持同业良好水平。考虑杭州银行互联网贷款规模占比较低且与头部机构合作,预计风险总体可控。非信贷资产的减值准备仍然充裕, 2024年末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高达 119亿元,预计可对盈利的长期可持续高增长形成支撑。 投资建议: 业绩长期保持高质量高增长, 当前估值被显著低估。 Q1利润保持高增速,息差企稳、利息净收入增速上行,扩表保持强劲,预计全年利润增速、 ROE 水平、资产质量指标继续领跑行业。目前估值 0.74x2025PB,对应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 4.7%。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后 DPS 同比高增长 25%,结合利润增速,未来三年复合股息率预计领跑行业。短期股价临近可转债强赎价(空间 0.4%,转债余额已降至 87亿元),造成估值被显著低估,转债消化后估值存在上行空间。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瑞丰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01 -- -- 6.00 19.76%
6.17 23.15%
详细
事件描述瑞丰银行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7%。期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 0.97%,拨备覆盖率 326%,环比上升 5pct,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事件评论 对公贷款保持稳定增长, 零售贷款需求偏弱。 一季度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 4.4%,增量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小幅少增。其中,对公贷款、票据贴现、零售贷款分别较期初增长 7.6%、5.4%、 0.6%,对公贷款近年来保持高速扩张。从 2024年度投向来看,涉及政府基建类相关的水利、电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高增长,区域维度义乌地区贷款高增长,柯桥、越城、滨海、嵊州、义乌构成的“一基四箭”齐头并进。目前市场关注贸易冲击对于浙江区域信贷需求的影响,预计小微主体的个人经营贷款及出口类企业客户需求偏弱,对相关贷款增速造成影响。但过去几年对于互联网贷款、汽车分期等零售贷款的压降影响也基本出清,释放部分增长动能,预计今年信贷增速仍将保持双位数增长。 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2023~2024年受净息差持续下行影响,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 2025Q1扭转趋势实现正增长 2.7%,预计全年将保持增速上行趋势。 存款等负债成本下行是核心因素, 2025Q1净息差较 2024全年下降 4BP 至 1.46%,降幅明显收窄,我们测算一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较 2024全年下降 23BP 至 3.31%,同时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 19BP 至 1.97%,预计定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付息率加速下行。一季度受债市调整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同比下滑 4%,降幅优于预期,一方面近年来收购的中小银行股权形成联营企业收益同比增长 25.3%,另一方面兑现部分四季度积累的债券投资浮盈,拉动投资收益增长,一季度末净资产 OCI 余额环比降低 5.3亿元,降至 4.9亿元。此外,手续费及汇兑损益等因素拉动非利息净收入总体增长 11.4%。 资产质量稳健性显著优于小微银行同业。 2024年以来银行业零售资产质量出现波动,公司不良净生成率 0.59%,同比上升 11BP 但依然保持相对低位。个人贷款的不良率同比上升 27BP 至 1.76%,但对公贷款总体质量稳定。一季度末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环比进一步上升 5pct,主要加强信用减值计提力度,上市以来保持连续上行的趋势。如果未来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改善,拨备覆盖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信用成本提升的情况下,成本收入比节约是释放盈利的关键,支撑 PPOP 同比高增长 10%。 战略投资中小银行稳步推进, 预计今年仍有新增投资。 2024年 6月进一步增持苍南农商行 2.58%股权,合计持股比例上升至 7.58%,一次性资本利得推动 2024年实现营业外收入 8479万元,但低于 2023年的 2.05亿元,造成利润同比增速降低,但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高增长 15.5%。如果 2025年股权投资收购能够进一步推进,将持续贡献投资收益和资本利得,进一步增厚 ROE。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是小微黑马银行,长期以来业绩增速优异、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通过投资入股浙江优质农商行股权,不依赖经济周期实现 ROE 抬升。基于 2025年 4月30日收盘价,目前估值 0.51x2025PB,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投资入股进度不及预期; 2、净息差超预期大幅下行。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40.06 -- -- 45.38 8.59%
46.54 16.18%
详细
招商银行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1%,利息净收入增速+1.9%。Q1末不良贷款率环比回落1BP至0.94%,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pct至410%。 事件评论业绩: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中收压力明显改善。Q1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一方面去年基数低,同时息差降幅好于预期。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6%,其中中收下滑2.5%。 利润方面,信用减值计提金额同比减少存,但成本收入比、所得税率同比略有上升。 规模:对公拉动规模增长,活期存款占比稳定。Q1贷款较期初增长3.4%,主要靠对公、票据增长6.5%、9.8%拉动。零售增长0.4%,增速放缓受信用卡规模收缩影响,母行口径下信用卡贷款环比-3.3%,按揭、小微、消费贷保持正增长。存款较期初增长2.5%,活期占比保持稳定,Q1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50.5%,较2024全年上升0.1pct。 息差:绝对水平仍有优势,负债成本加速下行。Q1净息差1.91%,单季环比-3BP,较2024全年-7BP,降幅好于预期,息差绝对水平及相对降幅在大型银行中具备明显优势。 Q1贷款收益率3.53%,环比-17BP,一方面反映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走低影响,同时新增贷款中,相对高收益率的零售贷款占比下降。存款成本加速改善,Q1存款付息率环比-11BP至1.29%,低负债成本的核心优势对长期维度息差优势形成支撑。 非息: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增速转正。Q1非利息净收入下滑10.6%,其中中收下滑2.5%,降幅明显收窄。财富管理收入经过三年调整后增速转正是核心亮点,Q1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增长10.5%,前期降费影响基本消除,其中代销理财、代销基金、代销信托收入得益于销售规模增加,分别同比增长39%、28%、32%,不过代销保险收入受销量下降影响下滑28%。由于资管、银行卡、清结算手续费收入同比下滑,导致中收仍有小幅下滑。 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下滑22.2%,主要受债市调整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增长。 资产质量:不良率、不良生成回落,关注零售风险改善节奏。Q1末不良率回落,拨备覆盖率总体平稳。Q1母行不良新生成率1.00%,较2024全年下降5BP,不良生成回落主要对公不良生成明显下降,Q1对公不良生成金额10亿,同比减少21亿。Q1末母行房地产对公不良率4.79%,环比小幅回升5BP,总体平稳。零售不良生成仍在上行,Q1母行零售贷款不良新生成率1.75%,较2024全年上升15BP,信用卡、非信用卡不良生成分别上升11BP、22BP至4.29%、0.85%,Q1末按揭、小微、经营贷不良率环比均有所上升,预计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零售风险仍有压力,但零售客群优质,影响预计相对可控。 投资建议:内生增长核心优势稳固,配置价值突出。资本实力雄厚,没有再融资摊薄压力,Q1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稳定于14.9%,保持行业最高,2024年分红比例35%,预计未来保持稳定。Q1业绩下滑主要受投资收益拖累,利息净收入、财富管理收入核心业务收入正增长好于预期,预计全年利润和分红维持正增。目前A/H股2025年PB估值为0.94x/0.91x,对应2024年股息率4.9%/5.1%,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净息差继续收窄;2、资产质量波动,不良率明显上升。
交通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49 -- -- 7.82 4.41%
8.34 11.35%
详细
事件描述交通银行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1.0%,归母净利润增速+1.5%,利息净收入增速+2.5%。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环比-1BP 至 1.30%,拨备覆盖率环比-1.5pct 至 200%。 事件评论 业绩: 利润正增长大行, 利息净收入保持正增长。 Q1营收小幅下滑,但其中利息净收入保持正增长, 2024年以来持续正增长,核心源于息差降幅收敛企稳。非利息净收入增速-6.8%,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增速-2.4%;其他非息收入降幅较大。信用成本同比回落,信用减值金额同比下降 12%,拨备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保持正增长,优于大行平均。 规模: 规模加速增长, 存贷同比多增。 Q1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 2.6%,贷款较期初增长4.2%,同比多增 1169亿元,其中对公、票据、零售分别增长 5.2%、 16.6%、 1.3%,对公、零售均同比多增,预计制造业、政府业务类、普惠仍是重点投放领域。去年下半年以来零售信贷回暖, Q1零售贷款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房贷、消费贷、经营贷保持正增长,信用卡贷款受季节性影响规模收缩。 Q1存款(含应计利息)较期初增长 3.4%,同比多增,前期规范“手工补息”影响预计基本消除,活期存款占比 31.4%,环比-1.7pct。 息差: 降幅小于同业,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Q1净息差 1.23%,较 2024全年下降 4BP,环比 Q4仅下降 1BP,去年以来重点管控息差, Q1降幅明显低于同业,负债成本加速下行是核心。资产端收益率仍在下行,估算 Q1生息资产收益率较 2024全年下降 27BP,主要反映贷款重定价及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影响。负债成本去年以来持续下行, 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 21BP,带动去年息差企稳,预计今年存款成本率加速改善,与四大行差距继续加速收敛,即使未来贷款再度降息,预计负债成本下降可对冲部分影响。 非息: 中收降幅收敛, 预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改善。 Q1中收同比下滑 2.4%,降幅明显收敛,预计财富管理相关手续费收入改善,代理理财、基金等收入增长良好,中收下滑主要受托管、投行等业务收入下滑影响。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6%对营收存在拖累,主要公允价值变动受债市波动影响亏损,且去年基数高,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同比增长 13%。 资产质量: 不良环比回落, 关注零售风险压力。 Q1末不良率环比回落,拨备总体平稳,关注类占比环比-5BP 至 1.52%,逾期率稳定,资产质量指标总体平稳。去年以来受行业零售风险抬升影响,个人贷款风险指标上行,Q1末个人贷款不良率环比+10BP 至 1.18%,关注率、逾期率也有所上行,按揭、经营贷、消费贷不良率环比均上升,预计零售贷款不良生成仍有压力,不过由于零售贷款占比较低,对总不良生成率预计影响较低。 投资建议: 红利稳定型资产, 高股息、 低估值价值突出。 Q1利润正增长优于大行平均,利息净收入保持正增长,去年以来负债成本压降卓有成效;中收压力改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预计回暖,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预计全年维度净利润和分红保持正增长。定增方案落地,近期已完成 2024年度分红,测算考虑定增摊薄影响后, A/H 股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4.3%/5.2%,目前 A/H 股 2025年 PB 估值分别为 0.57x/0.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净息差继续收窄; 2、资产质量波动,不良率明显上升。
苏州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87 -- -- 8.72 10.80%
9.48 20.46%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全年营收同比增速3.0%(前三季度增速1.1%,Q4单季增速9.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0.2%(前三季度增速11.1%,Q4单季增速6.0%)。2025Q1营收同比增速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6.8%。2024年末、2025Q1末不良贷款率均为0.83%;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483%,环比+10pct,较期初-39pct,Q1末拨备覆盖率447%,环比-36pct。 事件评论盈利能力稳健,Q4债市行情拉动营收增速回升。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6.8%(前三季度增速-6.5%),反映息差压力。全年非利息净收入增速27.6%(前三季度增速18.5%),年末OCI余额环比增加4.9亿,升至16.7亿,对2025Q1投资收益形成支撑。全年所得税率同比增加,因此利润较三季报小幅降速。2025Q1利息净收入微幅下降0.6%,增速相对城商行同业偏弱,依然反映息差下行压力。Q1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受债市影响同比下滑31%,但中收高增长22.5%以及汇兑损益同比大幅增加,拉动总营收保持正增长,成本收入比下降、信用成本降低共同推动利润增速实现稳定增长。 对公持续多增拉动信贷,揽储能力突出。2024全年贷款增速13.6%,其中对公贷(含票据)款高增长23.2%,增速同比上行,基建类、制造业以及房地产贷款(城建类企业、产业园区为主,开发贷占比低)快速增长。零售端主动压降个人经营贷,造成零售贷款规模收缩5.7%,个人消费贷保持较高增速,房贷正增长1.8%。2025Q1贷款较期初增长8.9%,其中对公(含票据)、零售分别增长11.6%、1.6%,对公、零售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2024全年存款高增长14.6%,其中个人存款大幅增长20.4%,Q1存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1.0%。 净息差仍有压力,存款成本加速改善。2024全年净息差1.38%,较前三季度-3BP,同比-30BP,2025Q1净息差1.34%,息差降幅大于可比城商行同业,主要区域市场竞争激烈,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贷款收益率分别同比下降38BP、39BP至3.63%和3.90%。估算20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24全年-33BP至3.30%。负债成本率和存款成本率2024年分别同比-10BP、12BP至2.18%和2.09%。估算2025Q1负债成本率较2024全年-21BP至1.97%,主要源于存款成本率改善。如果今年净息差降幅收窄,后续随着基数逐步走低,利息净收入增速有望回升,拉动总营收增速小幅回升。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各项风险指标基本稳定。不良率水平保持低位,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0.60%,较前三季度基本稳定,不过2025Q1单季度上升至0.84%,预计零售贷款仍有风险波动,2024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半年末上升33BP至1.66%。拨备回落,加大核销处置力度对拨备形成消耗,同时为支撑利润增速,降低信用减值计提力度。 投资建议:低估值资产质量优异,长期具备成长空间。Q1可转债转股完成补充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9.8%,2024年分红比例(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同比提升1.4pct至32.5%,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同时发布股东回报规划,承诺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30%。信贷规模保持高增速,坚持保守风险偏好、资产质量稳健,目前估值0.71x2025PB,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4.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cdf1是什么意思 怦然心动什么意思 9月什么星座 肠道蠕动慢吃什么药
南极有什么 扁平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护理是什么意思 股票杠杆是什么意思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什么
au990是什么金 思量是什么意思 限行是什么意思 叶凡为什么要找荒天帝 背痛去医院挂什么科
女人吃芡实有什么好处 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备孕去医院挂什么科 地西泮是什么药 跳梁小丑是什么生肖
广东古代叫什么hcv8jop9ns4r.cn 左腿麻木是什么征兆hcv8jop5ns4r.cn 囊性无回声是什么意思hcv8jop4ns0r.cn 得五行属什么inbungee.com 什么食物嘌呤含量高hcv8jop5ns4r.cn
无名指比食指长代表什么hcv9jop3ns1r.cn 犀牛吃什么食物hcv8jop1ns3r.cn 腹泻不能吃什么食物hcv7jop7ns3r.cn 县级干部是什么级别hcv9jop4ns5r.cn 益生菌吃了有什么好处hcv7jop9ns1r.cn
黑色是什么颜色组成的hcv8jop5ns6r.cn 朝鲜人一日三餐吃什么hcv9jop6ns1r.cn 故人什么意思hcv8jop3ns6r.cn 机关党委是干什么的hcv8jop9ns0r.cn 吃什么对肺好hcv8jop3ns0r.cn
吉数是什么数字hcv8jop5ns3r.cn 鼠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hcv9jop3ns7r.cn 人体缺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7jop9ns2r.cn 后脑勺发胀是什么原因hcv8jop3ns5r.cn 马叉虫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4r.cn
百度